摘要:工业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力、交通、石化、制造等工业领域,国家关键基础设施80%以上依靠工业控制系统来运行。工业物联网不断增加上述工业系统的传感节点和管控节点,所产生的大数据需要工业云平台来存储、分析挖掘和增值应用,因此工业网络和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要。本文探讨自主研制工业控制和先进制造等领域的工业云操作系统问题,主要包括:国内外发展现状、需求分析和主要内容、应用领域和预期效果等。
关键词:工业控制;先进制造;信息安全;工业云操作系统
在线预览:工业云操作系统的自主研制
熊刚(1969-),研究员,博士。1991年、1994年分别获得西安理工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学士和硕士。1996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主要研究计算机集成制造。1998年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后出站,主要研究流程工业自动化。1998年至2007年先后在欧洲和美国学习、工作,主要从事造纸、手机、石化行业的生产综合自动化,生产集成与智能化等的研发工作。2008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工作至今,现为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流程工业自动化、交通自动化、离散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先后承担并完成40余项科研项目,包括科技部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创新群体项目及面上项目等。主编专著1本,参与撰写3本专著3个章节。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检索论文10余篇,EI检索论文120余篇。获得软件著作权23项,申请专利10余项。
季统凯(1972-),研究员,博士。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中心主任、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产学研应用组组长、国家发改委ICC专家库专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云计算研究中心专家、广东省云计算联盟副主席。自2008年3月起,主导电子信息领域新兴技术——云计算在东莞的落地实施,推动电子信息技术、成果在地方的转移、转化,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期间,主持和参与了十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863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创新集群建设项目,广东省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重大项目、广东省粤港招标、粤港招标东莞专项、东莞市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等。带领团队申请发明专利45项,申请国际发明专利(PCT)3项,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5项,获得授权实用新型20项,在国内外重要会议及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曾获得2010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奖先进个人一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全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
摘自《自动化博览》2015年2月刊